历史是一面镜子:上世纪中叶美国整治环境污染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整治环境
作者:好孩子儿童资源网
发布时间:2020-01-01
“从前美国中心地带有个小镇,在那里所有的生命都似乎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甚至在冬天,路边也有美丽的地方。无数的鸟在啄食浆果和那些死了的杂草从雪中伸出来的穗头。……从第一批居民在这里盖起了住房、凿了水井和建起了马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灾难突然降临,一切开始改变:牲畜死亡、家禽得病,居民也相继病倒,其中还有孩子,他们在患病几小时内死亡。镇上所有的生命都笼罩在死亡和疾病的阴影中。医生们感到茫然。小镇上出现了奇怪的寂静,鸟不飞了。”
这是60年代美国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森夫人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所描述的场景。虽然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但这种情况已然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
以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为例。19世纪末,美国完成了近代工业化,其工业总产值开始超过农业总产值。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实现了电气化。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给美国带来了又一次科技革命。按纽电话、立体声收音机、电热毯、烘干洗衣机、空调、速冻食品,都在50年代出现了。
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的持续繁荣。美国的富庶是当时世界其它地方的人所难以想像的。但是,就在美国人享受前所未有的富足的同时,工业社会的弊病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核污染、化学污染,以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等,随之而来。
在60、70年代,美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严重的:煤烟使匹兹堡因空气混浊而闻名;田纳西首府纳什维尔亦因空气污染而被称作“烟雾乔易”;1969年6月,流入克里夫兰境内伊利湖的克亚霍加河污染严重而突然失火,并且在火灾中烧毁了河上的一座桥梁。这一事件使美国感到震惊,也成为当时的头条新闻,伊利湖因此而被称为“死湖”,克亚霍加河被称为“燃烧的河”。
半年后,克里夫兰市长在就此次火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详细说明了火灾原因,认为罪魁祸首是向河流倾倒的工业废弃物。他说,伊利湖在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岸滩覆盖着腐烂的藻块,恶臭熏人。港湾、河川也充满了油污和各种工业废弃物,那些曾经是鸟类和野生动物乐园的地域完全荒废了。
正是由于人类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大自然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惩罚人类。卡尔森夫人发出的警告以及一系列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使美国政府和美国人从此有了环境危机感,美国环境保护运动自此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其规模和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
诸多环境立法被确立,比如《荒野法》、《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环境杀虫剂控制法》、《濒危动物法》、《资源保护与复兴法》、《水清洁法》等。上述立法,以及1970年环境保护局和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的成立,使美国环境政策走上制度化轨道。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也使美国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观,空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此外,美国人的环保意识也开始加强,出现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群众性的街头抗议不断,报刊杂志也不断发表呼吁保护环境的作品,这促使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案例裁决产生。几十年后,美国的环境真的变好了。美国在环保方面走过的历程告诉人们:现代科学带给人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人们在现代科学的带动下,越来越不相信万物乃是神创造的,越来越不相信神的存在,因此而导致人的欲望也越来越没有止境,为了自身的欲望,人类在破坏着一切。如果神造了一切,神安排了一切,那人类只能善加利用,而不能去破坏,否则将最终自食恶果。对于自然也是如此。破坏自然的后果就是人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劣。试想,当人呼吸着浑浊的空气,喝着肮脏的水,吃着被污染的食物,人自身机体也在发生着变异,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畸形甚至毁灭。
这一切并非危言耸听。在今天的中国就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有增无减。为了赢得所谓的经济效益,人们过度采攫、消耗着资源,肆无忌惮的破坏着环境,也在加强着人们变异的思想。十几年后,不善待自然的人们开始接受大自然的报复。
有的因喝了受到污染的河水而致畸形,有的因受到废弃电脑污染而不得不离开家园,有的因地下水被污染只好靠雨水生活,有的因碰到有毒废弃物而致死致残–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人们该清醒清醒了,在根本上减少自己的贪欲,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则未来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
上一篇:清官轶事录:“三汤道台”
下一篇:清官轶事录:从善如流的庞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