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敬老 善待老臣与老民
生在康熙一朝,能作圣祖子民,有多荣幸?自秦汉以来至康熙时,凡称帝者有一百九十三人,但宴请天下老人,始于康熙帝,留下“千叟宴”的佳话。
在中国古代,认为长寿是五福之先。因长寿不易,所以古时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初一,康熙帝晓谕诸王大臣,说起一件事:“朕昨日回京,见到各处都有为朕祈福之人,不计其数,实在深感惭愧。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应当为天下子民祝福延寿,禳灾祈福。”
这一年(1713年)三月是康熙帝六十岁寿辰,他于生辰之际下诏,为在京的各省官员以及士庶等六十五岁以上者赐宴。三月二十五日,“千叟宴”首次在阳春举行御宴,宴席餐桌从西直门一直排到畅春园。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二位皇帝先后邀请各地数千位老人入京,共飨盛宴。并根据老人的年龄,或赐诗刻、如意;或赐寿杖、朝珠;或赠“八品顶戴”、“黄补褂”;或颁发重量不等的“养老银牌”等。
为老人赐宴,康熙帝派遣皇子皇孙及宗亲,手执酒器为老人斟酒,分颁食物。康熙帝事先晓谕诸老,皇子皇孙斟酒时,请他们都不要起身。对于八旗的老妇人,则安排她们在皇太后的畅春园宫门前赐宴庆贺。
康熙帝还下诏,恩赏各省七十岁以上至百岁之外的老人,不论男女。这次恩赏老人的花销,折算为银两共八十九万两,米谷十六万五千多石。对于各省祝寿的老人,如有抱恙者,即派太医诊治。
《茶余客话》纪录了此事并评说,康熙皇帝一人寿辰,却能为全天下的老人逐一恩赏庆贺。如果不是皇上仁心宽厚,爱护子民,福泽黎庶,又怎会达到如此真挚的地步?
能生活在康熙一朝,作圣祖子民,实在万分有幸。
康熙帝敬老人,也善待老臣,一些故事从细节透露出康熙帝对臣子的挂念。康熙六次南巡,曾有五次住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家中。康熙三十八年夏四月,御驾进入江宁,由织造郎中曹寅接驾。
曹家世受国恩。曹寅的父亲曹玺是一品大员,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幼时的保姆,也被封为一品夫人。
圣驾亲临,曹寅带着老母亲孙氏一起朝谒。康熙帝见到儿时的保母,当下龙颜大悦,说:“此吾家老人也。”赏赐保母的礼物非常优渥。时值庭院之中萱草盛开,遂即御书“萱瑞堂”三字,赐予曹家。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进京述职,并携长子曹颙一同返回江南。同年六月,曹寅奉康熙之命前往扬州主持开刻《佩文韵府》。因偶患风寒,不久转为疟疾。李煦向康熙上奏妹夫曹寅的病情。康熙批复奏折,称李煦奏报得很好,特赐良药。惟恐延误病情,特派驿使星夜兼程,赶赴江南。在批复中,康熙帝还细心的说明服药的方法,并叮嘱:“如果不是疟疾,这个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
康熙南巡期间,老臣宋荦时任巡抚,也在迎驾之列。一天,他太监传来康熙皇帝的旨意,“宋荦是老臣,与众巡抚不同,着照将军、总督一样颁赐。”赏赐给他很多的肉脯以及鱼干、鲜肉等食物。康熙特别叮嘱道:“朕有日用豆腐一品,味美异常。因宋荦是年老大臣,可令御厨太监传授与宋荦的厨人,使他享用美味。”
而大臣蔡升元在嘉兴接驾。蔡升元在朝中担任讲筵,时日长久,但其家境颇为贫困。康熙帝得知他家中丧亲,特赐六百两白银,作为安葬亡亲的费用。并告诉他,葬礼结束后,就返回京城。当时旁边一些侍臣感泣不已。
康熙皇帝爱护子民,善待老臣,这些故事透露的细节,均是帝心至真至诚之所在。@*#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