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儿童故事 > 神话故事 > 中国神话 >

宋国子罕和鞋匠的故事 避免了一场战争

关键词:宋国,子罕,鞋匠,故事,避免,一场,战争,
  春秋时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但楚王听到宋国相国子罕和鞋匠、邻居的故事后,改变了想法,放弃出兵。子罕在千里之外,不用一兵一卒,是如何抑制了可能发生的战争呢?
  
  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执政大臣,子姓,乐氏,名喜,字子罕。子罕官居司空,由于宋武公名叫司空,为避名讳,所以宋国改官职“司空”为“司城”。所以子罕常被称为“司城子罕”。
  
  楚国使臣士尹池前往宋国,司城子罕设宴款待他。楚国使臣看到,子罕宅院的南边,邻家的墙弯弯曲曲地伸到了子罕家,明显占了相国的地,却没有被拆掉;西边邻家的积水,从子罕的院子穿流而过,子罕也没有责备邻家。
  
  士尹池不解其故,于是问子罕。司城子罕说:“南边的邻家是工人,以做鞋为生。我要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如果我现在搬家,宋国那些要买鞋的人,就不知道我的住处了,我也就不能谋生了。希望相国可怜我,不要让我失去工作。’因此缘故,我没有让他搬家。西边的邻家地势高,我家地势低,积水流过我家院子,也是自然的事,所以我没有阻止。”
  
  尽管邻居为子罕带来不小的困扰,子罕也没有因为身为相国,握有权柄,就驱逐邻家,断绝他们的生活来源;也没有强行让邻家另挖一条水道,使污水改道而行,以保持自家院子的干爽、净洁。
  
  这一幕士尹池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
  
  士尹池回到楚国后,得知楚王正在准备出兵攻打宋国,就将在宋国的所见所闻禀报于楚王,并劝阻他万万不可攻打宋国。在宋国,士尹池看到宋主贤明,相国子罕也很宽仁。他说:“贤明的君主,能得到民心;宽仁的相国,能得到效力的人。”因此他断定,楚王攻打宋国,不仅劳而无功,还会被天下人取笑。最后楚王放弃宋国,转而攻打郑国。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在朝堂之上修养自己的德行,能够抵御千里之外的敌军,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吧!”
  
  宋国所在的位置,南有楚国,北有晋国,东有齐国,晋楚齐这三国都拥有万辆兵车,是当时的大国,宋国正好夹在他们的中间。子罕担任相国时,因其贤名远扬国外,其它国家不敢小觑宋国,所以宋国边境相对比较安定。
  
  司城子罕的道德力量,无形中阻止了敌军的进攻。他还曾善意地提醒向戌,不要太过贪婪,以免引祸上身,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话,受到当时君子的称颂。
  
  因为当时晋、楚二国争霸,兵征不断,宋、郑等国因此受到一些影响。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提倡和议,但三年后楚国毁约,和议没有达成。
  
  公元前547年,宋国左师向戌为晋楚两国重臣牵线,意在达成弭兵和议。向戌奔走于晋、楚之间,调解两国关系,主持弭兵会盟,终使晋楚两国停止了战争。
  
  向戌自恃奔走有功,向宋平公上表,请求赐予免死之封邑。宋平公将六十个邑赐给他。向戌非常高兴,并将国君的简册(批文)拿给子罕过目。
  
  子罕认为,那些诸侯小国,受到晋楚二国兵威的震慑,不敢恣意骄纵,引发祸乱,所以国家一直能存续下来。天地生产金木水火土五材,由百姓自由使用,哪一种都不能偏废,谁又能轻易废除军备(五行中,兵属金)呢?而且军队的存在是为了讨伐不义、震慑不轨而宣扬文德。圣人因军备武力而兴起,作乱的人也因此而败弃,国之存亡都和军备有关。倘若完全废掉军备,对国家并不是一件好事。
  
  子罕认为向戌谋取这些国家放弃用武,也是一种欺骗。用诈术蒙蔽诸侯,没有受到重罚就已经不错了,还去请求赏赐,实在是贪得无厌。于是子罕拿出刀,割毁了简册,扔在地上。
  
  向戌听后,茅塞顿开,辞去了封邑。向氏家族想攻打子罕,向戌对族人说:“我有灭亡之灾,是他让我生存下来,没有比这再大的恩德了!怎么还能攻打他呢?”
  
  当时的贵族称赞道:“‘那家的族长,是我邦维护正义的人’,说的不就是子罕吗!‘谁真的替我担忧,我都会接受’,说的不就是向戌吗!”。

    相关文章:

  • 承包商和鞋匠-克雷洛夫寓言故事
  • 补鞋匠改做医生(A Cobbler to be a Doctor)
  • 鞋匠的儿子课文原文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