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移动彩铃网站
让客家山歌再度唱响龙南“山歌王”陈科发将拍电视山歌剧《红军战歌》○徐吉 记者余书福 文/图陈科发(右)与剧团成员在竹林里紧张排练。在龙南,现年71岁的陈科发被誉为“山歌王”。一个只有高小文化水平,从未接受过音乐专业培训的地道农民,从60多岁开始竟迷上了唱山歌,到现在不仅能即景即情脱口唱山歌,还创作了上百首反映龙南当地风土人情的一系列客家山歌。近年来,他还自编自导自演了《杨梅红》、《“三送”进万家》等多部电视山歌剧。目前,他又着手拍摄另一部电视山歌剧《红军战歌》。9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龙南采访了陈科发,切身感受了他对客家山歌的执著与痴迷。自学成才的“山歌王”窑头村地处龙南县城郊,清澈的桃江水穿村而过,桃江河畔的“十里竹林”,风景秀丽,陈科发的农民山歌剧团就建在这竹林中。1日下午,记者刚入村口,就听到竹林深处传来一阵阵清亮的歌声:“吸烟就要吸水烟筒/转弯打曲味更浓/当兵就要当红军/英勇杀敌立奇功……”村民告诉记者,唱歌者正是陈科发。走进竹林,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一蓬蓬高大挺拔的翠竹,遮天蔽日。陈科发带领剧团的演员们正在竹林里紧张地排练,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最新电视山歌剧《红军战歌》即将开拍。71岁的陈科发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当记者喊他陈团长时,他连忙摆手说:“还是叫我名字好,这样亲切!”他说:“自从唱了山歌,白头发越来越少了,人也越来越年轻了。”陈科发告诉记者,他本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栽培能手,其栽培的盆景多次代表赣州乃至江西省参赛并获奖。一个常年与泥巴打交道的花卉能手,摇身一变成为“山歌王”,陈科发的角色转变之快,让乡亲们也难以置信。2009年的一天,陈科发进县城办事。途经县城滨江广场时,无意间看到一位老者在自弹自唱当地的客家山歌,优美的旋律顿时把他迷住了。回家后,他将花卉产业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下定决心学二胡、唱山歌。第二天,陈科发买来二胡,从未摸过乐器的他,竟有模有样地拉了起来。不到半个月,《映山红》《十送红军》等曲子,陈科发不看歌谱就能完整地拉出来。当年6月,龙南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演唱会,村里决定组建农民山歌剧团,然而团长位置一时难有人选。当时,陈科发刚学会拉二胡,便抱着凑热闹的心态自荐到剧团当二胡手,谁料,竟被乡亲们推选为剧团团长。当上团长的陈科发,一连多天难以入眠,要想在全县山歌比赛中有所斩获,必须得有自己的原创山歌曲目才行。于是,一连半个月,陈科发家门未出,锁在房中潜心编写了十几首山歌。自创山歌完成后,陈科发在剧团一亮喉,即得到了剧团成员的一致认可,并很快将山歌编排成了独唱、男女对唱、大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演唱会如期举行,全县18个乡镇参赛,然而经过3个多月的编排训练,桃江乡窑头村农民山歌剧团一举荣获二等奖。自此,陈科发对山歌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走到哪里,他都能即景即情写词谱曲。短短一年多时间,陈科发已创作了几百首客家山歌。如今,在村里,经常能听到村民们在传唱陈科发谱写的山歌,龙南民间“山歌王”的称号也就此传开。字号APP已经成立专门的 “入古定制”项目组,将传统工艺与年轻设计结合,生产出创新消费品。
“侵犯,监管部门要及时介入。
□欧阳晨雨(学者)
2017612181215.jpg" style="border:img alt="布达佩斯世锦赛 孙杨首次摘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扶贫全覆盖。截至6月底,安徽省发展1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73.8%。发展到户产业扶【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莉兰】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在当地时间8月:url(http://mat1.gtimg.com/
上一篇:越战越勇2017年度盛典
下一篇:苹果手机刷机对手机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