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痛苦!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CPPCC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
和妈妈的一次旅行,让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
因为父母的关系,袁隆平十几岁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袁隆平见识过各地的风土人情。6岁那年,妈妈带袁隆平去参观汉口郊区的一个果园。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没见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说,那次旅行有点奇妙。
“从那以后,每当桃子成熟的时候,我记忆中美丽的果园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花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芳香的花草和一串串鲜亮的果实。我认为这一切是如此美丽!美貌让我当时就想,以后一定要学农业。”袁隆平说。
1949年夏天,袁隆平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袁隆平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想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
“把中国人手中的饭碗拿走”这句话,被他守护了近70年。
那个意外的发现慢慢“生根发芽”
在20世纪60年代,食物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因为物资匮乏,每个月领饭成了每个家庭领饭的唯一途径。正是在这个时候,袁老在试验田里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进而打开了水稻杂交实验的大门。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同年,他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
1960年7月,袁老在农校的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种性状特殊的水稻。他用这种水稻进行试种,发现其后代具有不同的特性。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断应该是天然杂交水稻。后来,他人工去除雌雄同体水稻的雄花,给它们另一个品种的花粉,试图产生杂交品种。他知道水稻自然杂交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是,一旦杂交成功,收益率可能会翻倍。
6年后,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科院半月刊(《科学通报》)。同年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
700公斤,1500公斤.他多次打破自己的世界纪录。
成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在袁老研究和试验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有过失败和怀疑。
1971年春,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工作。两年后,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研究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布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产量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多。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从三系正常方向。
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2014年10月10日,湖南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稻基地,袁隆平院士视察超级稻情况。
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3000斤攻关测产在湖南衡南县启动。测产结果显示,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2020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成功!袁老90岁生日愿望,也在这一刻实现。
这位“90后”的逐梦脚步从未停下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是什么让这位身披无数荣誉的老人在90岁高龄依然努力奋斗?正是梦想的力量。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
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
袁老,走好!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长沙晚报等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文雅
策划丨何肖南
编辑丨程程 王丹妮
上一篇:梵高为什么自杀?因为他的“疯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