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资源 > 学音乐 >

音标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鼓乐铿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听《滚核桃》,感受音乐的音乐意境,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场景,了解音乐的表现方法和鼓的不同演奏技法。

(2)过程与方法:在感受音乐意境、理解音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同一节奏,变换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学习打击乐的灵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节奏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术形势分析:

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基本的音高、节奏、节拍、调式缺乏系统的学习,如果按照教材的课程安排,会觉得难以接受。所以我刚接手的时候,没有上新课,而是给学生普及基础知识,对教材内容做了一些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听《滚核桃》的感受,体验其音乐意境,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滚核桃》中有代表性的节奏,练习打击乐合奏,理解音乐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练习打击乐器——鼓的演奏方法,创造简单的节奏,体会其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问:你知道哪些打击乐器?(老师补充分类:打击乐器可分为西洋打击乐器和民族打击乐器)

你看,老师今天带了什么打击乐器?谁能知道鼓有哪些演奏方法?

这节课,我将带你认识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鼓”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身对现有打击乐器的认知,引出话题。

(2)新授予:

来欣赏一首山西江州鼓乐3354 《滚核桃》。

1.欣赏并思考:

演奏的是什么音乐?可以分成几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和情绪?

老师们很清楚:表演形式——打击乐合奏。鼓乐又称鼓乐,广泛流传于中国农村,主要由打击乐器和管乐器组成。

乐曲由头、体、尾三部分组成。表现了农民晒核桃时的情形和收获时的喜悦心情。

2.再听一遍音乐,选择作品头、体、尾对应的音乐片段(课件)。

教师补充结构《滚核桃》:

“投”是一个分散的板块,带有引子的性质。演奏时,先奏合奏,然后十个人轮流滚鼓梆,渲染出一幅晒核桃的生活场景。

以“体”为主体,十人合奏包括击鼓、击鼓等不同的演奏技法。造成声音和音色的差异,从而使音乐情绪显得丰富多彩。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丰收后的幸福景象。

“尾”也是一块散板,节奏逐渐放松,呈现出人休息后的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场景。

(设计意图:了解《滚核桃》的结构,初步了解乐曲的节奏特点,了解感觉曲调的特点。)

3.学习作品中有代表性的节奏:

(1)模仿节拍音乐节奏:

(2)让我们把它从快改成慢。

在我们刚刚进行的节奏练习中,有哪些改变了,哪些没有改变?变速会带来怎样的情绪变化?(改变的是速度,不变的是节奏)

(3)刚才视频中的鼓都打到哪里了?有哪些玩法?(明确演奏技法:敲鼓面、敲鼓梆、刮鼓边、闷鼓面、敲鼓槌、闷前或后推等。)

用不同的演奏手法,换一下刚才的节奏。

(4)鼓手的各种技术受什么控制?(节奏)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位置的变化引起力度和音色的变化。不变,还是那个节奏)

这些变化引起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这是什么

(总结:灵魂是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引起情绪的变化)

(设计意图:熟悉并巩固《滚核桃》的代表节奏。了解节奏的特点,练习,体验节奏的特点,了解相关知识,开阔视野。)

(3)扩张:

1.练习:打击乐合奏,小组合作。

2.节奏的创造:根据需要创造四小节四二拍节奏。

(设计意图:延伸、拓展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练习器乐,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